下午的老人科門診, 總是病友眾多。一班老友記坐在大堂中央, 等候着進入診症室。
我在門診内努力診症。。。 一個病友離開, 另一個又緊接着進來, 忙得不可開交。
「婆婆, 你有無唔舒服呀。」面前的婆婆 92歲了, 不用柺杖自己走進來坐下, 陪伴在旁的是她的女兒。
「幾好呀, 無乜唔舒服。」婆婆笑着說。
「好精神喎婆婆, 平時有無落街呢? 有無跌過呀?」研究建議, 我們每年起碼問長者一次, 他們一年內是否曾經跌倒; 若有跌過, 就要加以評估跌倒原因。
「我有落街㗎, 每日落公園行吓。」婆婆説。
「佢無跌過。佢仲好醒㗎, 個孫年年同佢去旅行㗎, 上個月先去完台灣之嘛。」女兒在旁說。
「嘩! 咁好個孫同你一齊去旅行喎! 去咗台灣邊到呀?」
「呀。。。墾丁呀。。。」婆婆想了想説。
「咁即係高雄搭車落去喎。」
「哦。好似係呀。高雄呀。」
「咁係唔係住民宿呀? 」
「哦。。。唔知呀。。。唔。。。個屋好靚㗎。」婆婆仍然笑容滿面。
「係呀, 民宿嚟。佢唔知㗎。次次個孫攪掂哂啲野, 佢就跟住去。呀孫話去邊, 佢咪去邊囉。」女兒補充。
「係呀, 再上次去日本。」婆婆露流着一臉滿足。
誰說老友記只愛留在家中, 休養生息? 誰説長者不喜歡接觸新事物, 到處遊歷?
若身體許可, 精神尚佳, 還是把握時間與機會, 珍惜任何家人相處的時間。